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以前的事,無人記念,將來的事,後來的人也不知道
收購英軟件商 轉戰軟件雲端
美國惠普表示,公司的PC業務,會在1年至18個月內完成分拆或出讓,並將以每股42.11美元,於今年底前動用上百億美元,完成收購英國數據分析軟件開發商Autonomy。另外,公司還打算終止6月剛推出的平板電腦TouchPad,及業績差強人意的webOS手機。
惠普全球總裁李艾科(Leo Apotheker)表示,惠普要探索個人電腦業務以外,有助於公司策略目標,並追求利潤增長的替代方案。「Autonomy擁有吸引人的商業模式,包括強大的雲端運算業務,與惠普改善產品組合的努力方向一致。」惠普的決定令股價受壓,周五早段跌逾兩成,跌至6年低位(23.52美元),Autonomy股價則急升75%。
風險投資專家加塞(Jean-Louise Gassee)認為,惠普PC業務面對的是結構瓶頸,即PC業務利潤微乎其微,而非管理不善。惠普現為全球最大PC生產商,其PC部門上一財年銷售額為407.4億美元,佔公司總營收三分一。去年惠普PC出貨量超過6400萬,佔整個PC市場約18.5%,但PC整體銷售增長乏力,今年次季增長只有2.6%。激烈市場競爭局限了PC生產商盈利,估計惠普生產PC的邊際利潤只有2%至6%,相比下蘋果Mac電腦的邊際利潤約有15%。事實上,很多消費者都捨PC和手提電腦,寧取蘋果iPhone和iPad。同時,許多電腦計算工具已由桌面式轉為口袋流動裝置,企業運算和數據儲存,都逐漸採用雲端儲存服務,令後者更有利可圖。
PC利潤增長 遠遜蘋果產品
業界分析指出,惠普放棄PC業務,一如IBM翻版,只是遲了足足6年。IBM在2005年把PC業務賣給中國聯想,原因是認為PC已成為高度同質化產業,各廠商只能靠價格競爭。事實證明這決定正確,PC資產價值近年逐漸下跌,IBM則透過研發及提供高利潤的分析軟件和服務,保持強勁營收。IBM去年約6%收入用於科研,惠普則只投放了約2%。
叫停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業務
IBM總裁去年曾表示,當年出售PC業務時獲合理估值,如今則可能要貼錢才能脫手。與IBM相比,惠普顯然走了很多冤枉路。
惠普2001年斥巨資收購競爭對手Compaq時,已遭強烈質疑,有評論甚至把這宗交易描繪為「250億美元的錯誤」。去年惠普又收購了Palm,押注流動設備,但短短一年後便叫停TouchPad平板電腦和webOS智能手機業務。
http://hk.news.yahoo.com/惠普向後pc時代低頭-10年冤枉路-終棄個人電腦業務-225200639.html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